生活垃圾是如何告别传统“填埋”方式实现“绿色焚烧”呢?今年,我省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纳入20项民生工程,目前项目进展到什么程度呢?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位于石家庄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的中节能(石家庄)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并就相关问题采访了石家庄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和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相关部门。
垃圾吊控制室的工人操作抓斗起重机
中节能(石家庄)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是河北省第一家以处理生活垃圾为主,同时利用余热发电供热的企业。该公司生产管理部部长葛硕帅告诉记者,新运来的垃圾要在垃圾仓内堆放5至7天,经过自然压缩及发酵,降低垃圾含水量,提高入炉垃圾热值,改善垃圾焚烧效果。在垃圾吊控制室,记者看到两位工人操作着起重机,用抓斗抓起发酵好的垃圾倒入投料口,随后给料装置将垃圾送入炉膛焚烧。据悉,垃圾被高温焚烧处理减容的同时将释放出热能。
葛硕帅介绍,目前,该企业负责处理石家庄市三分之一的生活垃圾,每天可处理生活垃圾2500吨左右,产生约1400吨余热、80多万千瓦时的电量,为周边33家企业提供工业用汽,冬季还可为周边居民供暖,实现节能减排热电联供。
生活垃圾焚烧生产工艺流程模型
生活垃圾焚烧后的残留物去哪了?记者从中节能(石家庄)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获悉,生活垃圾焚烧后产生约占垃圾质量20%-25%左右的炉渣,燃尽的炉渣经下渣槽落入充满水的排渣机进而被水冷却,然后由排渣机排出,再由振动输渣机和输渣皮带送至运渣车车斗内,装车后的炉渣被运到炉渣处理厂进行破碎、分选等处理工艺后,用作建筑材料等,完成资源的综合利用。
焚烧垃圾产生的烟气通过活性炭吸附部分残余气态有机物,加入脱硫剂脱硫后通过布袋除尘器,达到相关排放标准后排放。
烟气净化反应塔与布袋除尘器灰斗下排出的飞灰,质量占入炉垃圾质量3%左右,飞灰通过收集输送系统输送至厂区灰库,然后采用固体稳定剂+螯合剂的工艺进行固化处理,飞灰经无害化固化处理后属于一般废弃物,送入指定填埋场填埋。
中节能(石家庄)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厂区模型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主要有卫生填埋和焚烧发电两种方式,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是国际上处理垃圾的主要方式,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石家庄市一直扎实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实现了从“填埋”到“绿色焚烧”的变革。
记者从石家庄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获悉,截至目前,石家庄市已建成投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设施8座,总处理能力达到9100吨/日,初步形成了5个垃圾处理分区的垃圾焚烧设施格局,实现了生活垃圾焚烧全覆盖。
自2021年7月起,石家庄市10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全部停止使用,不再接收原生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全部运往焚烧处理设施进行焚烧处理,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记者从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今年,我省继续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补齐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短板,加快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主要涉及“建、关、治”三项任务:“建”是指建成17座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关”是指垃圾焚烧设施覆盖地区填埋场全部关闭停用,不再接收原生生活垃圾,实现城乡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全覆盖;“治”是指全省126座填埋场全部完成治理,严防污染地下水。
截至目前,今年我省计划建成的17座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全省已关停生活垃圾填埋场121座,全省126座填埋场治理任务已开工38座,工作整体进展顺利。下一步,全省各地将继续科学高效组织施工,确保圆满完成年度任务。
据悉,任务全部完成后,全省将实现城乡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全覆盖、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我省生活垃圾治理从“卫生填埋”向“绿色焚烧”跨越。